2024-2025年度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緊貼教育政策及學校發展方向,內容涵蓋國家安全教育、國民身份認同,以及學校自評文化的建構與優化,並強調教師專業素養與數據應用能力的提升。活動形式多元,既包括參觀學習,也有具實踐導向的專業工作坊,讓教師在反思與交流中共同成長。
第一次教師發展日 (2024年12月)
教師前往愛國教育支援中心進行專題參訪,內容包括參觀國安教育展覽室、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,以及出席一場國家安全課程設計講座。是次活動讓教師深入了解國家安全的教育理念及相關課程資源,掌握如何在日常教學中融合國安教育元素,並透過不同科目的教學情境,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與民族身份認同,進一步落實德育及國民教育的發展方向。
第二次教師發展日 (2025年2月)
配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的 QSIP「優化學校自評計劃」,是次教師發展日以加強教師對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(SBAS)的理解為重點,提升自評與數據應用的能力。全體教師透過工作坊認識如何善用校本數據(如 APASO-III、持份者問卷)作教學改進,建立數據回饋文化;中層教師則進一步掌握「策劃—推行—評估(PIE)」模式的實踐策略,強化科組規劃與報告撰寫的能力。此外,顧問亦就學校發展計劃草稿提供具體建議,協助學校領導層以數據為本推動決策與發展。
根據教師回饋,普遍認為兩次發展日的內容實用且具啟發性,不僅提升了教學與課程規劃的專業知識,也加強了學校整體發展與自我檢視的能力。
第三次教師工作坊 (2025年6月)
是次教師工作坊以「QSIP 促進自主學習:筆記的背後與延伸」為主題,聚焦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筆記策略,深化學生的學習歷程,並加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。工作坊內容緊扣本校關注事項「優化電子學習,提升自學能力」,引導教師思考筆記不僅是課堂記錄工具,更是一種思考、整理與反思的歷程。
工作坊帶出筆記可作為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的重要媒介,並鼓勵教師運用不同策略,引導學生主動整理與連結所學內容,從而提升理解力與應用能力。此外,工作坊亦提供機會讓教師共同討論與分享實務經驗,思考如何在不同學科中靈活應用筆記策略,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責任感。通過是次培訓,教師不僅加深對筆記背後學習意義的理解,也獲得具體教學策略,有助於下學年實踐以學生為本的學與教理念,進一步推動本校自主學習文化的發展。